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礼仪 > 正文

扬琴的地域风格特色

时间:2019-12-29 00:50     来源:中国国学研究院     作者:综合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扬琴在我国使用比较广泛,在民间文化背景里,经历了数百年民间音乐的洗礼,在演奏方面经过专家的实践和积累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传统流派及鲜明的地方风格色彩,即“广东音乐
 

  扬琴在我国民族音乐中被视为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扬琴亦名洋琴,是一种古击弦乐器,也是我国民族乐器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之一。

  扬琴在我国使用比较广泛,在民间文化背景里,经历了数百年民间音乐的洗礼,在演奏方面经过专家的实践和积累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传统流派及鲜明的地方风格色彩,即“广东音乐扬琴”、“江南丝竹扬琴”、“四川扬琴”、“东北扬琴”,它成为了可以演奏较大型独奏乐曲的乐器。

  广东音乐扬琴:广东音乐扬琴始于清末及民国初年,它属于闽、粤、台(中国台湾地区)、海南色彩区,后来北传至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中国香港和东南亚等地亦有此音乐。当地人称为“过场”“谱子”“小曲”,多演奏过场音乐和民间器乐小曲。由于广东扬琴音乐已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新乐种,在演奏风格上也随之创新和发展,它在优美的渔歌、抒情的山歌和独特的客家民歌等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形成。作曲家严老烈是广东音乐最早的创始人,他改编的《倒垂帘》《旱天雷》《连环扣》等乐曲是广东音乐扬琴早期的优秀作品,在演奏上发挥了华彩性的即兴加花、衬音、坐音、顿音、密打等技巧,创造了明快、活泼、爽朗、清新的艺术风格。广东是扬琴在中国流传较早的地区,正是广东的民间音乐孕育出了扬琴的一个流派——广东音乐扬琴,使扬琴成为富有表现力的独奏民族乐器。

  江南丝竹扬琴:江南丝竹是浙江、上海地区人民熟悉的民间器乐艺术。由于主要用于丝弦和丝竹制的乐器,故称之“江南丝竹”。江南丝竹扬琴是从江南音乐中分离出来的音乐形式,其发展主要和江南丝竹这一乐种密不可分离,也是江南丝竹中的主要乐器之一,其文化内涵是很丰富的。江南丰富的民间音乐衍生了江南丝竹,为江南丝竹扬琴音乐提供了发展环境。江南丝竹扬琴的开拓者是任梅初,他是把江南丝竹的合奏曲改编成扬琴独奏曲的作曲家。江南丝竹扬琴在演奏风格上独具一格,其传统扬琴曲中属江南丝竹的作品有《弹词三六》《欢乐歌》《竹街》等,乐曲功能主要表现在衬音、倚音、花音、颤音、轮音、坐音等,发挥了江南丝竹扬琴的润饰加花的特点,扩充了音区的变化与对比,曲调优美细腻,旋律秀雅流畅,韵味清晰隽永。在旋律上江南丝竹多以波浪式级进的旋律进行方式,旋律平稳、柔和、含蓄。

  四川扬琴:四川扬琴也叫“四川琴书”,因以扬琴做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曾在明末清初形成地方曲艺表演艺术形式,到光绪年间发展为独立完整的说唱艺术。扬琴为主要乐器,是贾树三吸收四川扬琴的曲调发展起来的,其影响从成都地区到上海和中国香港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在音乐创作上吸收开场音乐和间奏的器乐曲牌而形成扬琴独奏曲。四川扬琴主要有南北两大艺术流派,南派行腔绮丽、柔婉、细致、音韵醇厚,其代表作有《欢乐歌》《弹词三六》;北派音乐唱腔遒劲、健朗、粗犷、豪放,发音铿锵有力、明快响亮,演奏时运用浪竹咕噜竹(类似弹轮)颤音、顿音等技法,使音乐舒缓时细腻委婉、流畅生动,激烈时刚劲粗犷、浑厚有力,表现力极为丰富,常以叙事著称,代表作《闹台》《将军令》。四川扬琴独创性和音乐性很强,具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和丰富的音乐文学积累。


  【图片赏析】

  【作者】焦秉贞,清代宫廷画家。生卒年不详,字尔正,山东济宁人,康熙时官钦天监五官正,供奉内廷。擅画人物,吸收西洋画法,重明暗,楼台界画,刻划精工,绘有《仕女图》,《耕织图》等。

  【清 焦秉贞 《孔子圣迹图》】册页,绢本设色,29.2×35.7cm,美国圣路易斯美术馆藏。 此图所绘为孔子周游列国,游说诸王的典故。青绿庭石、丹青树叶,悉以劲毫钩斫,设色浓艳。此图合人物、树石、界画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宫廷画家全面、扎实的技法功力。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