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礼仪 > 正文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时间:2019-12-30 00:37     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彭林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礼”,但是这“礼”包含着“乐”,讲得周备一点,中国文化是礼乐文化。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礼”,但是这“礼”包含着“乐”,讲得周备一点,中国文化是礼乐文化。《礼记·乐记》说:“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只有把“礼”和“乐”的真谛都得到了,才是有德之人。其中的道理何在呢?我今天就来谈一谈。

  全世界无论哪个地区、哪个民族,它的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认识音乐,用音乐自娱、互娱或者娱神。但是,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这样,把音乐作为教化的工具。《礼记·经解》提到孔子的六经之教,其中,以礼为教称为“礼教”,以乐为教称为“乐教”。在中国文化中,“乐”不仅是娱乐的手段,而且是社会教化的重要工具。

  上古音乐成就及儒家音乐理论

  中国是音乐发端非常早的国度,根据文献记载,中国音乐的起源可以上溯至黄帝。相传黄帝时有许多创造,其中之一就是发明了十二律。音乐中有1(哆)、2(来)、3(咪)、4(发)、5(嗦)、6(拉)、7(西)等七声音阶,它们之间的音高是不平均的,有两个半音,在一个复杂的演奏当中,需要把这个七声音阶平均起来,才可以旋宫转调,它的基础就是把七声音阶分割成十二律。

  《尚书·尧典》记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敖。诗言志,歌永言,声依咏,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当时舜帝任命了一批官员,其中一位名叫“夔”,职责是“典乐”。夔掌管音乐,主要是教育“胄子”,使他们通过学习音乐,正直而温和,宽厚而懂得敬畏,刚毅而不暴虐,行事简而无敖。“八音克谐”,就是用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等八种材料制作的乐器在一起奏响也能和谐。

  中国人懂得和谐的道理是从音乐开始的。整个社会由不同的人组成,不同特长、不同思想的人在一起,能做到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好比“笙”的七根管子,高低、粗细、大小不同,但能围绕着主旋律吹奏出和谐的曲子。这就是中国人的思想,不要求同一,但能在大主题下追求和谐。既保留个性,又能找到共性。夔说,啊!我很高兴,我重重地敲编磬(石),一奏起乐,凤凰来仪,鸟兽皆舞,天下一片和谐景象。

  上述关于尧舜时代音乐生活的记载,长期以来被人们所怀疑,四千多年前的中国,音乐水平有这么高吗?然而,考古学提供了大量可以佐证的材料,仅举几例。比如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贾湖文化大约距今七千到九千年,比仰韶文化还要早。贾湖遗址发现了16支用鹤类的肢骨制作的笛子,先民将鹤的腿骨两端截掉,在一侧钻6~8个孔,但没有吹孔,也没有贴膜的孔。实验演奏证明,需要直着吹,吹时口与管壁形成一个角度,把气吹到内壁上,使笛子内部产生气流震荡而发声。经过仪器测音,其中的20号骨笛,音准相当精确。这些笛子手工制作,孔与孔之间距离不等,说明已经懂得某种数理关系,知道距离和音高是有联系的,且每个孔位都做有记号,不断调整,以求最佳音准。有的小孔只比针眼大一点,很难想象它是用什么工具钻的。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之一。再如殷墟出土的一件五孔陶埙,已经具备十一个半音,离十二律只有一步之遥。

  更有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曾,是古代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诸侯国,国君的名字叫“乙”。这套编钟共64枚,分3层悬挂在铜木结构的钟架上,编钟与铜构件的总重量达4400公斤。编钟是合瓦型的,敲击钟的中间和两侧会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称为“双音钟”。钟体多有铭文,注明该钟的音高以及与有关国家音律的对应关系。编钟的音域宽广,跨五个八度(现代钢琴为七个八度),中心区域可以旋宫转调。两千多年前,小小的曾国的乐器就已发达到这种程度,当时诸侯、天子的乐器,水平又将是如何,简直令人不敢想象。

  古代群众性的歌唱活动也非常普及,著名歌手史不绝书。《列子·汤问》提到,薛谭到秦青门下学习唱歌,一段时间之后,自我感觉特好,故不想再学,欲辞别老师。老师很伤感,在郊外为他饯行。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连白云都停下来听他唱。薛谭非常惭愧,自知浅薄,便留下来继续跟老师学习。

  《列子·汤问》还提到民间女歌手韩娥,她游历到齐国,最后断粮了,就在临淄城下唱歌求食,她美妙婉转的歌声吸引来很多民众,人们纷纷赠以食粮。她离开之后三天,当地人们发现,家里梁上还回荡着她的歌声,这就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典故的来历。

  《昭明文选》里《宋玉对楚王问》记载,有客在郢中唱歌,一开始唱《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达数千人;接着唱《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犹有数百人之多;最后唱《阳春白雪》,音调高亢,国中属而和者依然有数十人。当时群众性歌咏活动之盛,于此可见一斑。

  尤其可贵的是,春秋战国之际,在器乐、声乐都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以后,学术界开始研究音乐理论,包括音乐的起源、分类、功用、社会价值等,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堪与古希腊音乐思想媲美的音乐理论,它的代表作便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乐记》篇。

  提到音乐,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之类的道具,《乐记》说,这些不过是音乐的外在形式,属于“乐之末节”,不是音乐的本质,所以,“童者舞之”,让舞童去操演便是。音乐的本质究竟何在?儒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其中“声、音、乐三分”的理论,是儒家音乐思想的核心。

  音乐的起源与人的心理、情感活动密切相关。《乐记》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人是有着丰富情感的动物,人心被外物打动后,情感随之而起,并且会“形於声”。《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动于中而后会形于言,如果觉得这样还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情感,就会“嗟叹之”;如果觉得还不足,就会“永歌之”,甚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手舞足蹈。人的情感一层一层地渐次高涨,就形成了各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情动于中”而“形于声”,用“声”表达情感,是音乐的最低层次,想要吼一嗓子,把心声喊出来。“声”,是最低的层次,单调,直白,没有审美情趣,连动物都能感知。

  古人通过长期的探索,发现了七声音阶。藉由七声音阶,以及调门和旋律等技术手段创作的乐曲,表达的情感更加丰富、生动,具有审美价值,更容易打动人心。“声成文,谓之音”,“文”是文采,是艺术规律,由此形成的“音”,是高于“声”的第二个层次,相当于今天所说的音乐。

  音乐的种类很多,或者庄严,或者典雅,或者颓废,或者放荡。不同的音乐,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好的音乐催人向上,让人的心智、理想沿着正确的方向走;也有的音乐让人沉溺不起。因此,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人的气质也会随之改变。

  儒家认为,“音”的范围太过宽泛,良莠不齐,理应有所区别,再作细分,把那些内容健康纯正,风格典雅,能体现道德教化的“音”单独提出来,这一层次格调最高,称为“乐”。《乐记》说“德音之谓乐”。“音”和“乐”很相近,都是七声音阶,都是根据一定的旋律、调门创作出来的,但是两者在本质上不同,有优劣、高下、精粗之别,这正是《乐记》中子夏说的“夫乐者,与音相近而不同”所体现的思想。

  《乐记》还讲到“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人不能没有快乐,人一快乐就自然而然地想跳舞或唱歌。君子关注的是,如何把握住娱乐活动中的道。一味追求感官的刺激与情绪的发泄,心性由此失去理性的把握,迷离惑乱,泛滥不归,就不会有真正的快乐。如果用道来制约,就能达到乐而不乱的境界。所以,要懂得“以道制欲”,倡导健康、高雅的歌曲,那么,社会风气才会端正。

  《乐记》说:“德者,性之端也。”人心显露在外的,是德。人心的仁、义、理、智四端都是德的体现。“乐”是“德之华”。“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真正的乐,犹如道德之花,而道德是人性的开端。金、石、丝、竹,只是表达这种情感的器具。

  《乐记》又说:“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知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音”是人的心声,从“音”区别出来的“乐”,可以通伦理。禽兽只能感知“声”,人能创作“音”,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众庶由于受教育的机会不足,所以只懂得“音”而没法懂得更高层次的“乐”。君子真正懂得“乐”的精义与妙用。

  有个典故,讥讽魏文侯知音而不知乐。魏文侯喜好附庸风雅,有一天,他和孔子的学生子夏讨论音乐。他问子夏,“吾端冕而听古乐”,总是担心会睡着;而“听郑魏之音”,就不知疲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子夏就说,古乐“进旅退旅”,进退齐一,“和正以广”,表达的是平和中正之道。“弦匏笙簧,会守拊鼓,”用的都是非常正的乐器,互相配合,没有奸声。君子聆听到此,可以说出古乐的义理,然后想到文武之道,想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新乐不然,行伍杂乱尊卑不别,一曲终了,君子不知所云。“此新乐之发也”,非常之肤浅。最后子夏讥笑魏文侯,“今君所问者乐也,所好者音也。”你不懂什么叫乐,所以听了会睡觉。《乐记》说,如果你连“声”都不懂,那怎么讨论“音”?如果连“音”都不懂,又怎么讨论“乐”?懂得“乐”的人,就一定懂得“礼”。在先秦文献中,“德”与“得”可以互训,得到事物真谛的人,才是有德之人,所以说“德者,得也”。礼使人的行为合于道德理性,乐使人的心性中正平和。按照“礼乐”的要求来生活,便能内外兼修,成为德性高尚的君子,所以《乐记》说:“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