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礼仪 > 正文

礼乐意念力创新文化的使者

时间:2019-12-30 00:37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郑泽川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泱泱大中华,悠悠五千载。天行健,地势坤,造就了一个生生不息的民族,并形成了这个民族特有的民族魂——中华传统文化。

 

  泱泱大中华,悠悠五千载。天行健,地势坤,造就了一个生生不息的民族,并形成了这个民族特有的民族魂——中华传统文化,也成就了这个民族自强不息的脊梁和厚德载物的胸怀。儒学礼乐智慧,“礼”与“乐”的完美诠释,是能量与智慧的融合。礼乐智慧,深化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乐的能量智慧理论,填补了儒学因乐经丢失的缺憾,“新儒学、新礼乐”在弘扬创新创造和传承发展正能量的中华大地上诞生。

  中华礼乐文化走向世界

  ——礼乐意念力正能量走心入家工程启动

  2014年10月25日,为实现将礼乐意念力正能量推向世界的目的,受联合国合作组织邀请,在联合国总部大楼,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正能量课题研究组组长、孔子第74代孙孔太带着“序化、融和、得乐果”的礼乐意念力文化能量智慧,牵手美国意念力研究中心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启动了“礼乐意念力正能量走心入家工程”,并于2014年12月5日在北京同步启动。

  为更好地推动礼乐意念力走心入家工程的落地,正能量课题研究组与大乐教育机构的同仁们经过近一年的准备和努力,将孔太近二十年的文化系统研究成果做成乐人APP文化软件,“乐人APP软件”为承载,以“乐人正能量文化手机和PAD”等产品为主要展示平台,以“礼乐意念力教育”为落地指导,以打造礼乐“正能量家庭”,打造礼乐“正能量企业”和“正能量团队”为目标,以引领中华民族走进“泱泱中华、礼乐之邦”为核心目的。

  正能量课题研究组成立

  2014年9月28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正能量课题组在第十一届中国科学家大会期间正式成立,鉴于孔太在礼乐意念力正能量领域的研究成果,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任命为正能量课题组组长。正能量课题组成立的目的,是为响应弘扬正能量和推动儒学发展,引领人们在儒学核心智慧礼乐文化指导下,学会生命三大能量———意、念、力根本法则和意念力的应用技术,激活生命各个系统活性正能量,创建美好生活和美丽生命,实现伟大中国梦和个人幸福梦。

  不断推动礼乐文化前进

  周公制礼作乐,建立强实的中华经典文化基础,成就了周朝立国八百余年。

  孔子创建以礼乐仁义为核心的儒学系统,这源于他推崇周公礼乐,后有感礼崩乐坏,纲常废弛。孔子通过克己复礼,一生追求复兴礼乐,最终创建了以礼乐仁义为核心的儒学系统,后在两千多年里形成国学中具有道统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推动人类世界走向文明与进步。

  为继承和发扬礼乐文化,孔太先生创建礼乐意念力文化系统。作为孔子第七十四代子孙,孔太首先创建了乐文化六章三十六篇,弥补孔子《乐经》丢失的遗憾。补充国学偏礼少乐的缺憾,孔太通过融己和乐,放下杂念,躲开诱惑,深入解读乐的智慧,形成乐的能量,发现了礼乐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意义,解读了生命三大能量“意、念、力”能量的规律。

  作为孔子的后人,孔太先生一直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补充儒学的缺憾和国学的不足。国学以儒学为主体,本初的儒学以四书六经为主体,四书为《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六经为《诗》《书》《礼》《乐》《易》《春秋》。缺憾的是儒学不完整,正是缺少了《乐经》。《乐经》的缺失导致了数千年来人们内心存留分散对抗的能量,行为上缺少序化融和的指导,意念上缺少快乐感、幸福感、融和力及创新创造能力等这些活性力量。经过多年的学习、感悟、传承、实践、积淀和总结,孔太整理推出了包括六章三十六篇的“乐学”文化体系,人之初,性本乐!“和声、和谐、共振与共生”是乐的特性,更是正能量最本质的表达。本着“学悟、践行、查本、觉明、安身、立命、律动、圆融”的乐文化指导思想,在乐文化系统中不仅仅重视发现规律和总结理论,同样重视传授方法和促成目标达成。乐是文化之精华,是生命的核心状态,是天地人间的正能量,是文化中最聚合的文化。

  孔太将“礼”和“乐”两种能量总结、融合在一起,结合意念力的能量规律,推出了《礼乐意念力》教育系列课程,让人们了解生命两大支柱“能量与智慧”,让人们学会善于运用智慧做事而不是运用情绪做事,让人们懂得善于运用活性正能量作为而不是惰性正能量和负能量作为,让人们习惯于在礼乐意念力的智慧能量中流淌幸福和喜乐。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