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礼仪
栏目导语:
  儒者以六艺为法: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示人以明明德、亲民之道。孔子所谓“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就是明明德之理。后世学者,舍本逐末,遂成艺术。为此,礼乐将从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中国音乐以及传统礼仪、现代礼仪等角度,从修心养性的角度给广大未成年人提供一个情商修养基地。
栏目列表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爱父母,五不怨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国学知识|古代礼仪之九拜2019-12-29

【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

国学知识|古代礼仪之稽首2019-12-29

【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

国学知识|古代礼仪之顿首2019-12-29

【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

国学常识|古代礼仪之揖让2019-12-29

【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

国学知识|古代礼仪之家祭2019-12-29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

国学知识|古代礼仪之生辰八字2019-12-29

【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

国学知识|古代礼仪之十二生肖2019-12-29

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

道南讲堂|弟子规系列之把“孝”根植于心底22019-12-29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当父母亲叫我们的时候,回答“干嘛、做什么、很烦呀”这些字眼。...

国学知识|古代礼仪之伯仲叔季2019-12-29

【伯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

西周乐舞:《大武》2019-12-29

《大武》是西周初年创作的大型乐舞,描写了周武王伐纣的重大历史事件。...

我国古代的“成人”礼仪及其现实意义2019-12-29

我国古代非常重视“成人”礼仪,注重发挥其在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的教化功能。我们今天开展青少年人格养成教育,可以认真研究传统“...

揭秘古代拜师礼:皇太子如何拜师2019-12-29

中国人尊师重道,乃久远之传统,故周代已有释奠尊师之礼。然而拜师却一直无专门礼仪。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者,吾未尝无诲焉”,似乎师弟关系之建...

古人“直呼其名”被视为“大不敬”2019-12-29

作为一个人的符号标志,名字是人与人之间用来区别的称谓。如今中国人的名字大多比较简单,一般都是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姓”沿袭祖辈而...

古代的命名礼2019-12-29

根据《礼记·内则》介绍,命名礼仪是一个复杂但颇有条理的过程:孩子出生后三个月内,父亲不入产房,惟经常使人慰问,显示对妻儿的关心。三个月后...

我国古代的“成人”礼仪及其现实意义2019-12-29

我国古代非常重视“成人”礼仪,注重发挥其在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的教化功能。我们今天开展青少年人格养成教育,可以认真研究传统“...

让古琴文化真正走入生活2019-12-29

大众学习古琴迅速升温的表象下,依旧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毕业生工作难找,琴馆却一师难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礼乐之教与《乐记》2019-12-29

孔子用“礼乐”来概括周代的典章制度和文化教养活动,认为“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论语·子路》)。儒家强调“乐”以“礼”为本和以“礼”导“乐...

《頖宫礼乐疏》与中国传统礼乐文化2019-07-31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乐文化是儒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 蕴含的修身智慧2019-06-20

君子修身讲究谨慎,做事情要勤勉踏实,常怀敬畏之心,同时还要注重学习。...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